你知道車水馬龍、高度發展的城市,地底下可能隱藏著祕密河流嗎?以台北為例,市中心最熱鬧的忠孝東路一帶,是大灣古河道流經的地方,雖然它已經變成地下箱涵,但河流並沒有消失。2024 年年初,大安區嘉興街一處都市更新建案,也意外挖出一段古河道,可惜文資團體爭取保留未果,再度深埋地底。
而在台南,過去流經府城的溪流,多數也都已經成為下水道。福安坑溪是極少數仍保有一小段露天段落的溪流,台南市都市發展局計畫針對這處露明段進行改造,讓市民更容易接近、認識這條溪。古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世樺則期待,政府能更積極處理佔用河道的違章建築,進一步讓福安坑溪「開蓋」。
台北市大安社大講師梁蔭民認為,這些水路除了承載許多人文故事,更具有滯洪、調節微氣候、提供生物棲地等功能。未來在都市更新過程中,可能會有更多古水路被發掘,重視它們不僅是為了保存文化資產,也關乎城市的未來。這些城市中的水域文化再造行動,分別面臨哪些挑戰呢?《我們的島》後續將有深入報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