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勇者動畫系列》第一季播出後,很多人立刻問:「什麼時候有第二季?」對當時的我們來說,這問題甚至比當初做第一季還要難。2018 年第一季有前瞻計畫和公共電視完整權利架構的支持。第二季剛開始醞釀時,全球仍在 Covid-19 的肆虐中,許多國家資源都投入防疫與紓困,對動畫影集這種非典型產業來說,要找到穩定支持的資金更是難上加難。而我們更想做的,是讓《勇者動畫系列》逐步走出平台持有體制,由大貓工作室持續開發,成為台灣團隊真正能長期經營的原創 IP。
路雖然曲折,仍將拼圖補齊
光是要把合約、權利、資金和製作產線重新拼湊起來,就花了超過兩年的時間。從雋寬資本、公共電視到文策院,每一筆資金都像是一個續命符咒,讓《勇者動畫系列》這部少見的台灣原創奇幻動畫,不至於被迫停在半路。
第一季結束後,團隊的規模其實小到只能稱得上是「小」貓工作室。但我們還是想盡辦法把每一點點資源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,先把故事打磨好、角色設計好、製作流程調整好,只為了等有一天,能再把散落的夥伴集結起來,重新回到「勇者大軍」的規模。我常覺得,勇者要活下來,最難的從來不是故事,而是現實:要怎麼找到那些願意相信你、並且和你一起相信台灣動畫還有可能的人?要有相信的投資人,要有相信的製作者,要有相信的觀眾粉絲群,這一切才能成立。幸運的是,這條路雖然曲折,卻一直有人在關鍵時刻願意幫忙,把拼圖一塊塊補齊。
所以如果有人問我,做第二季最難的是什麼?我一定會說「還敢繼續做」。
是創作,也是勇者精神的修煉
要把一部網路漫畫改編成奇幻 3D 動畫影集,就像我形容第一季時說的,難度就像一款開在生存模式的電玩。第二季除了籌資與準備的挑戰,製作上還要比第一季更多角色、更多場景、更多動作,還要在有限的時間裡,面對時不時資金斷炊的狀況,把幾十位動畫師、分鏡師、美術師、燈光與合成師一點一滴兜回來。這個難度,早已超出所謂「生存者模式」能形容的程度。
對大貓和羊王創映來說,這既是一場創作,也是一場勇者精神的修煉。如果沒有那些比我更勇敢的夥伴,這個故事或許早就斷在魔王塔前的廣場了。
「他們奮戰不是為了勝利,只為了決定自己的命運。」這句話是第二季的 slogan,雖然說的是劇中的勇者與魔族,卻也是我們這些還在做原創的人最誠實的心聲。我們都明白,能不能贏從來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在亂流裡留下痕跡,證明台灣也可以有自己的動畫宇宙,自己決定要說什麼故事。
《勇者動畫系列》第二季,8 月 23 日起,每週兩集,鎖定小公視、小公視 YouTube、公視+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