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春發言人》第3季

過上想要的生活,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
小公視▎文╱陳昭文▎小公視週日21:00播出 ▎公視週三23:30播出
《青春發言人》第3季

1718 歲的年紀,你在做什麼呢?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埋頭讀書,準備考大學,但佩蓁卻有個跟同齡人不一樣的生活樣態。高一時,媽媽因為不明原因突然不良於行,三餐、上廁所都要人幫忙,佩蓁的日常就是在醫院跟家裡照顧媽媽中度過,離開家,好像變成一個很難說出口的願望。

「我可以丟下她不管嗎?」「我可以先考慮我自己嗎?」這是 17 歲的佩蓁內心的掙扎,雖然在親情跟未來當中,她已經做了選擇,但她還是希望有一天,媽媽可以好起來,而自己也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「阿嘟」原本是排灣族語互稱姊妹的意思,但現在也可以用來互稱性別氣質較陰柔的男性。這次《青春發言人》前往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故鄉屏東,想瞭解性別性質較陰柔的青少年,在性別認同的過程中,會遭遇哪些挫折或壓力呢?身邊的人如何提供友善支持的環境,讓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都能健康成長,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呢?

受訪者雨安

受訪者雨安

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阿嘟姐妹們

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阿嘟姐妹們